当蒯曼在美国大满贯的赛场上捧起第二座冠军奖杯时,网络风暴已经在她的恩师邱贻可身边呼啸。
这一边,21岁小将大放异彩勇夺女双、混双两冠;那一边,世界第一孙颖莎却爆冷单打止步16强、女双屈居亚军。这本该是对手们认真研究对策的乒乓战场,转眼间,却成了邱贻可社交媒体评论区里的厮杀阵地。
“精力分散!”“偏心蒯曼!”……密密麻麻的质问与谩骂如潮水般涌来。更令人揪心的是,攻击的矛头刺向了他身后无辜的家人。某些匿名账号肆无忌惮地泼洒着针对他妻女的恶毒诅咒,用最污秽的字眼玷污这片本该纯粹为拼搏喝彩的虚拟空间。
面对这场毫无边界的暴力,沉默三天的邱贻可终于在深夜发出长文反击。
长文里没有情绪宣泄,只有一项项沉甸甸的成绩单:
孙颖莎国际赛场19个女单冠军,包括多哈世乒赛成功卫冕时含泪的拥抱;
156周世界第一的坚实守护,成就了近乎传奇般的稳定性;
16个双打冠军更印证其全面能力。
“自2022年2月担任主管教练以来,这些成绩首先源于运动员本人的刻苦训练,”邱贻可平静地书写,“作为教练,我但求尽心尽力完成本职工作。”
一句“但求尽职尽责”,藏住了多少无奈。
教练席上那个微微发抖的男人曾见证孙颖莎一次次走向巅峰,也必然最痛心于爱徒的失利。当孙颖莎爆冷输给陈熠跌坐场边,镜头捕捉到邱贻可那难以掩饰的落寞神情——与其说是惊讶,不如说是对弟子的心疼溢于言表。
而赛场瞬息万变间分身指导多名弟子的局面却被简化成了“散养”的指控。女单比赛孙颖莎对阵陈熠的关键时刻,邱贻可同时肩负王艺迪/蒯曼迎战日乒组合的场外指导任务。几个小时后,孙莎组合出战女双,邱贻可又坐在蒯曼的赛场边。这份一心四用、步履不停的执教剪影,被切割为一场场指向他“偏心”的断章取义。
有球迷翻出多哈世乒赛孙颖莎夺冠后师徒激动相拥的画面,“那时的评论区全是夸赞,”一位球迷感慨,“现在全是谩骂,甚至牵扯无辜家人……这已经超越底线。”
这种畸形生态不是第一次出现。
早在去年巴黎奥运会孙颖莎憾负陈梦,邱贻可那紧锁的眉头已预示了风暴。这次轮换到蒯曼突然绽放光芒,某种“不公平的挤压”想象便在偏执的放大镜下发酵——谁更有潜力?谁才该享有更多资源?这些本属专业领域的讨论,在匿名键盘下轻易沦为恶意宣泄。
国乒教练的功绩簿竟已脆弱如玻璃。
当竞技体育被偏激情绪裹挟,当每一次输赢都成为攻击教练乃至其家人的导火索,那赛场上千锤百炼出的坚韧还有什么意义?“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”,邱贻可的呼吁背后是对职业体育纯粹性的最后坚守。那些恶意言论所砸碎的何止一人之心?它们正一寸寸侵蚀支撑顶尖运动员的教练团队、队友合作机制乃至整个国乒生态池。
孙颖莎登上多哈世乒赛最高领奖台时落下的泪,应当铭记;邱贻可作为教练所捍卫的,正是让更多这样值得热泪盈眶的瞬间继续在赛场绽放的专业土壤。
赢球时夸我捧我,输球便辱我妻女——这般无常的悲喜剧,早该落幕了。
凯丰资本-安全的杠杆炒股平台-股票配资是什么意思啊-炒股配资官方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